“闺女学费别愁,我们帮你跑!”一句话,让玄武区红山街道低保户李某紧锁的眉头瞬间舒展。今年9月,玄武区民政局以“靶向思维”精准破题,用“温情服务”回应群众“急难愁盼”,推动社会救助既有力度、更有温度,真正把民生底线兜牢兜实。
针对社会救助领域可能存在的“人情保”“关系保”、吃拿卡要以及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玄武区以红山街道为试点,深入调研、系统梳理近年来的问题线索,精准列出问题清单,明确整治重点,确保专项治理工作有的放矢、靶向发力。
依托省、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玄武区实行每月9日、19日两次大数据比对,对发现的疑点信息逐人逐项核查;新申请救助对象100%入户调查,在保对象严格落实半年复审、年度复核,并结合动态抽查机制,真正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一线工作人员笑言:“系统一查,真假立现!”
救助资金全面实现“一键直发”至个人账户,区、街道、社区三级联审机制全程留痕、可追溯、可倒查,有效杜绝截留、挪用等风险,确保每一分救助金都精准落到困难群众手中。
当李某的女儿被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录取时,高昂的学费让这个本就拮据的家庭陷入困境。社会救助科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上门走访,一笔一笔核算家庭收入,详细记录子女就学情况,并手把手协助其申报慈善助学项目。“救急难”快速响应机制已在全区铺开,对突发重病、升学困难、火灾返贫等紧急情形做到早发现、快介入、速办结。
为保障救助公平透明,各街道、社区统一设立永久性公示栏,区政府官网及微信公众号同步公开救助对象名单、补助金额及相关政策,举报电话与邮箱全天候在线,受理、核查、反馈全流程阳光运行,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值得一提的是,玄武区申请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创新引入律师团队和专业心理咨询师,常态化提供法律援助、心理疏导和就业指导服务,实现“物质+服务”双帮扶。每逢端午、中秋、春节等重要节日,社区志愿者和网格社工都会带着米面油等生活物资登门慰问,陪独居老人话家常。“物质是及时雨,话家常是暖心贴。”独居老人王大爷感慨道。
“社会救助领域的综合治理不是终点,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才是民生保障的最终目标。”玄武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治理成效,优化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织密织牢基本民生保障网,让社会救助的阳光照进每一个角落,为建设“强富美高”新玄武贡献坚实的民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