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民政局

欢迎访问南京市民政局网站

南京市民政局

当前位置:南京市民政局 > 媒体关注

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丨“黑衣姑娘”周慧娟的20年守护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报  发布时间:2025-10-31 17:19  阅读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我们或许无法逆转时光与疾病,却能用专业与温度,为每一个生命镀上温暖的底色。”

这是周慧娟——南京市祖堂山社会福利院的一名养老护理工作者,在20年职业生涯中沉淀出的信念。

2018年一个大雪天,她跪在雪地里,为一位呼吸心跳骤停的老人做人工呼吸,之后便悄悄离开。而后她被全网寻找,被称为“黑衣姑娘”。但更多时候,她选择用默默坚守,诠释什么是生命至上,什么叫作青春无悔。2025年,周慧娟被评选为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

一场温暖的接力

周慧娟选择养老护理行业,既是专业使然,更源于一份融入血脉的家风。

她记忆深处,始终保留着母亲的一个背影——一个雨天,母亲为避雨的流浪老人递上了一碗姜茶。在安徽芜湖老家,母亲不仅数年如一日照顾失能的爷爷奶奶,就连摔伤腿的邻居老人,她也时常关怀照拂。

疼着点老人”,母亲的话,周慧娟一直记在心里。

2005年,她从蚌埠医学院护理专业毕业,成为祖堂山社会福利院第一位具有本科学历的护士。那时,养老护理远不如医院护士“体面”,但她很快摆脱彷徨,笃定地留了下来。

她将习近平总书记“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的嘱托,化为工作中的点滴细节:喂热汤前,先用手腕试温;为卧床老人擦身,顺着骨缝轻柔操作;夜里听到老人唤“小周”,立马掀被下床……

这份温暖的接力,如今已传到下一代。周慧娟的儿子常在周末、假期随她来到福利院,学着为老人梳头、捏肩。孝亲敬老,在三代人之间无声延续。

用爱与专业托举生命

祖堂山社会福利院的服务对象较为特殊,尤其周慧娟所在的老年病区,对护理团队提出了极高要求。

她习惯从细节入手,精准照护。自工作起,她就爱做记录:谁偏好软食、谁对声音敏感、谁喜欢哪首歌曲……都被她记在小本本上。

俯身与老人平视交流,把病房布置得温馨如家,为每位老人量身定制照护方案——她的护理工作,因此充满柔情与温度。

而多年来一次次不放弃的努力,将老人从危急关头“救回来”,更诠释了什么叫“技术过硬”。 面对因糖尿病下肢坏疽而疼痛难忍的杨奶奶,她们联系医疗专家商量确定治疗方案,并认真记录每次的敷药厚度与更换频率,经过1个多月的精心护理,老人的伤口终于长出新肉;面对突发噎食的刘奶奶,她迅速在手指前端裹上纱布伸到老人嘴里清除异物,几经努力,当老人缓过气时,她已大汗淋漓,手指也被磨破了……

从一线护士到病区护士长,周慧娟用20年青春陪伴老人,也成就了更好的自己。

耕耘在“希望的田野”上

我代表的不是自己,而是整个护理人员群体。”周慧娟为20年的坚守感到自豪。

她也欣喜地看到行业的快速成长。20年前,她是院里唯一一名本科毕业的护士;如今,仅她所在病区就有16名护士,团队平均年龄33岁,本科学历比例高达88%43岁的周慧娟笑称:“看着‘90后’‘00后’成为主力,我已经老了。”

随着国家愈加重视养老服务,一系列政策利好持续释放,职称评定体系逐步建立,智慧养老设备也加速落地应用……养老护理职业的“虹吸效应”初显,更多养老护理工作者被社会认可。

这一切,都让周慧娟决心继续耕耘这片“希望的田野”。她说,愿用全部的热忱与力量,传承孝善,去守护每一段晚晴之景,让敬老爱老助老之风,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温暖的底色!

南京市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