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民政局

欢迎访问南京市民政局网站

南京市民政局

当前位置:南京市民政局 > 媒体关注

再添“国字号”!八卦洲“暖新”服务闯出农村养老新路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交汇点  发布时间:2025-11-10 17:41  阅读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这里不像敬老院,更像是一个大家庭。” 在南京市栖霞区八卦洲街道敬老院,一位家属这样评价道。近日,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关于表彰全国“敬老文明号”和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的决定,八卦洲街道敬老院荣获全国“敬老文明号”表彰。

织密服务网络

从基础保障到精准关爱

作为栖霞区唯一一个现代农业主导型街道,八卦洲街道60岁以上老年人共10165人,占常住人口四分之一以上。面对庞大的农村老年群体,如何有效提供养老公共服务,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课题。

一方面,街道通过强化统筹,摸清底数,织密8个村(社区)残疾人支持网络,建立志愿者服务队伍、邻里互助护理员队伍,开展菜单式、志愿服务式、邻里互助式等“定制化”居家服务新模式,持续聚焦中低收入老年群体养老服务需求。街道新闸村78岁的王志国(化名)大爷,因为中风致残多年卧床,老伴儿长期照料力不从心,子女又在外地无法时时看护。除了市场化机构每月2次、每次1小时的免费居家上门服务,在街道残联的指导下,邻近村民还组成志愿者小分队,每周风雨无阻地轮班送餐上门,并定期提供采购、助浴、理发、修脚等生活服务,切实解决老人的基本照护难题。

另一方面,街道与市场化居家养老服务主体合作,面向80岁以上高龄老人创新推出“菜单式+个性化”服务模式,构建“基础包+特色包”双轨体系。基础包涵盖家政保洁等12项生活照料内容,特色包则包含认知训练等10项专业增值服务。老人可根据自身需求自主“点单”,服务组织则结合其身体状况与生活习惯制定专属方案,推动养老服务从“被动安排”向“主动选择”转变,实现“一户一策”的精准高效服务。

智慧医养融合

科技赋能农村养老

面对农村养老资源有限的挑战,八卦洲街道敬老院通过科技创新实现照护效能的跃升。通过护理服务监管系统,管理人员可实时查看监督护理员是否存在“只打卡不服务”或服务态度不佳等情况。系统根据每位老人的个性化需求定制护理项目,确保护理措施精准落实。“以前靠人盯人,现在有了‘智慧大脑’,护理质量提升了,家属也更放心了。”护理部主任介绍道。智慧养老平台的建设让照护服务实现质的飞跃。系统上线以来,护理操作规范率提升至99.5%,护理差错率下降80%

在医养融合方面,敬老院构建起“AI诊疗+远程医疗+巡诊义诊”三级医疗保障体系。栖霞区民政局专门为该院配置AI诊脉与远程问诊系统,智能诊脉即可生成诊断报告,并提供中医调理与营养指导建议。同时,敬老院积极链接三甲医院专家资源开展巡诊义诊、送药服务,让老人“足不出院”就能享受专业会诊,极大降低了农村老人跨区域就医的难度与成本。

聚合康复创新

让晚年生活有为有乐

对于重度失能老人,八卦洲街道敬老院创新提出“微小但持续的功能刺激”康复理念,将康复训练巧妙融入日常照护的每个细节。帮助吞咽障碍老人每天自主拿勺进食3分钟;穿衣时引导老人尝试自己扣一粒纽扣;洗漱时鼓励使用非惯用手拿牙刷……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动作,却让老人始终保持“我还是我”的生命掌控感。

为破解农村老人精神文化生活贫乏的难题,八卦洲街道敬老院还创新打造“老幼共乐”的代际融合模式。敬老院年平均开展文体活动100余场,实现“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主题”,活动参与人次超过3000人,特别是定期开展的“祖孙同乐”主题活动,让老人们在与孩子的互动中重获价值感和生命活力。此外,每位老人生日都有专属庆祝活动,传统节日组织联欢聚餐,工作人员如同家人般陪伴左右。护理员小王说:“我们不仅是照护者,更是老人们的‘儿女’。看到他们的笑容,所有的辛苦都值得。”

从农村养老困境的探索破题,到打造“有美景可赏,有趣事可为,有人情可依,有尊严可守”的幸福老年友好社会。在“十五五”发展新起点上,八卦洲街道将继续深化改革创新,强化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不断提升公共服务供给品质,努力打造农村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八卦洲样板”,绘就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城市近郊农村基层养老新图景,让最美夕阳红在长江之畔绚烂绽放。

南京市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