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12947226/2023-108331 | 信息分类: | 民政、扶贫、救灾 / 新闻发布 / 其他 |
发布机构: | 南京市民政局 | 生成日期: | 2023-12-22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
信息名称: |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实现新提升【第一场】完善社会治理和民生保障 | ||
文 号: | 关 键 词: | 困难群众;社会救助;养老;养老服务;救助;低保;服务;南京;养老服务中心;全省社会 | |
内容概览: | |||
在线链接地址: | |||
文件下载: | |||
2023年8月31日(周四)上午10:00,?南京市新闻发布厅(南京新媒体大厦31楼)我市民政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陈雪梅参加“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五场新闻发布会。
民政部分发言内容如下:
法治日报记者罗莎莎:我是法治日报的记者。对困难群众的关心关爱,体现着一座城市的温度,请问南京在这方面有哪些具体做法?此外,作为特大城市,南京如何满足群众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的,下一步还有什么举措?
陈雪梅:好的,谢谢您对南京基本民生保障工作的关心!关于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工作,今年以来,市民政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增强困难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是推动应保尽保。通过常态化摸排、信息化监测,及时将符合条件人员纳入救助范围。目前,全市有低保户2.99万户4.05万人,特困供养对象1.29万人,低保边缘家庭2752户5068人,支出型困难家庭67户123人,累计实施临时救助4223人次。二是提升保障水平。连续第20年提高低保、特困供养等基本生活救助标准。目前,低保标准为1050元/月,城市、农村特困供养标准分别为低保的2倍和1.3倍。另外,今年1、2月份向低保、特困等困难群众发放价格临时补贴1000余万元,有效缓解物价上涨对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影响。三是突出改革创新。如江北新区“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社会救助管理服务新模式”、高淳区“乡镇机构改革背景下社会救助‘放管服’改革及权责划分”等项目先后荣获全省社会救助领域创新实践最佳案例。秦淮区“现时现地”新市民救助、江宁区“信息化技术助力社会救助”两个项目成功入选2023年度全省社会救助领域创新实践试点。
下一步,我局将持续推动社会救助领域创新实践,兜住兜准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
一是政策体系再完善。加快推动社会救助扩围增效,提升社会救助覆盖面,实现救助对象认定更精准、惠及困难群众更广泛、兜底保障更坚实。二是数据赋能再提升。完善社会救助“掌上办”“一网通办”“省内通办”,为困难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持续强化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平台,对困难群众精准定位,快速摸排,及时救助。三是保障基础再夯实。落细落实各类社会救助政策,分层分类及时做好调标补差等工作,确保困难群众“应享尽享”。持续拓展服务类救助,开展困难指数多维评估,为困难对象提出个性化救助方案。
关于养老服务工作,南京老龄化程度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2个百分点,养老服务需求不断增长。今年以来,我局紧扣养老民生实事项目,重点推动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打造服务载体。全市新建9个老年人认知障碍服务中心、13个示范性社区银发助餐点、46个示范性乡村互助养老睦邻点,近80%城市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完成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969户,努力让老年人享受到优质的照料服务。二是提升服务质量。目前全市在运营的等级养老机构占比超70%,8家省评五级机构,为全省最多。大力开展养老护理员培训,今年全省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竞赛,我市参赛的4名选手全部获奖。三是强化服务规范。近期,市委市政府拟出台《关于建立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文件按照“基础性、普惠性、共担性、系统性”原则,制定基本养老服务指导性目录清单。
下一步,我们将抓住当前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窗口期,持续打造“宁享养老、银发无忧”服务品牌。一是抓实基本养老。分层分类落实物质帮助、照护服务、关爱服务,持续完善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加强服务供给、服务保障、服务监管等机制建设。二是抓牢底线养老。力争到“十四五”末,每个区建成1个区级公办养老服务设施;每个街道建成1个养老综合服务中心,每个社区至少建有1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三是抓好品质养老。以“区块链+民政(养老服务)”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为契机,建设“宁享养老”“一站办”等8个应用场景。推动一批品质养老机构落地,做到“兜底有保障、普惠有供给、品质有选择”。
我就说这么多,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