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京市民政局 > 南京市民政局

索 引 号:    012947226/2024-57829 信息分类:    民政、扶贫、救灾 / 其他 / 其他
发布机构:    南京市民政局 生成日期:    2024-07-26
生效日期:     废止日期:    
信息名称:    对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第0332号建议的答复
文  号:     关 键 词:    养老
内容概览:    
在线链接地址:    
文件下载:  
对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第0332号建议的答复

 (关于开展国际人才合作,解决康养人才短板的建议)

高庆龄等代表:

您好!你们提出的关于“关于开展国际人才合作,解决康养人才短板的建议”收悉。我们单位经认真研究,并与协办单位共同会商,现答复如下:

养老护理人员是做好养老服务的根本。近年来,我们积极解决养老护理人员面临的劳动强度大、待遇低、社会认同度不高等问题:一是加强人才引育。5所市属中职高职院校开设老年服务与管理等为老服务专业,年毕业学生近500人。对养老护理岗位的大中专毕业生,给予3-5万元“入职补贴”,满一定年限的,每月给予100-800元“岗位补贴”。据统计,20227月以来,全市养老服务机构共吸引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约1900人,引进这些有较高学历的年轻人,积极提升为老服务水平。二是加强技能训练。建成市点将台社会福利院民政部养老护理人才培训基地、民政部常娟技能大师工作室及4所省级养老护理员实训基地,每年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超过6000人。2023共有2234人取得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其中五级(初级)1236人,四级(中级)832人,三级(高级)78人,技师和高级技师88人,中级及以上比例较往年明显上升,技能结构进一步改善。三是加强精神激励。分别联合市委宣传部、市妇联开展“最美养老护理员”“巾帼助老明星”评选,推荐8人获评全省“最美养老护理员”。积分落户中,从事养老服务工作每满1年加10分(最高积50分)。建立养老服务机构负责人褒奖机制,20235月,《人民日报》专版报道我市养老服务人才工作。

一、关于“联合康养产业开展师资培养”的建议

教育部门对于开办养老服务专业的学校,根据办学规模和办学效果给予办学资金,提升办学条件,扩大并优化实训设备设施,提升教师师资水平。一方面利用学校优质资源和师资对现行业从业工作者进行职后培训,另一方面提升学校学生的职业岗位技能。

加强康养人才招引。积极开展与重点国别的人才交流合作,对接重点国家在宁高校、国际友城、民间商会、驻外使领馆科技处、欧美同学会等,积极参与海外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加强人才国际交流合作,依托重点人才项目,配合市委人才办做好相关产业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海外人才引进,筑造高新产业人才高地。围绕促进开放创新合作、引进港澳地区高层次人才,参与“香港乡亲科技人才金陵行”活动及苏港创新科技合作论坛,聚焦科技创新精准发力。借助Link Nanjing友城交流合作云平台,助力打造海外招商引智平台。

二、关于“合作编写康养教学培训教材”的建议

教育部门联合各职业院校优化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完善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形成一套由职业中专到职业大专再到职业本科的养老人才培养体系。对照养老服务典型工作岗位的操作要求和职业标准,以及1+X老年人照护、失能老年人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和《国家职业资格(养老护理员)标准》(2019年版)的要求,重新构建专业核心知识内容,引入新技术、新标准和新工艺。把《老年照护》《老年社会工作实务》《老年营养与膳食》《老年社会政策与法规》《老年辅助器具应用》《养老产品营销》《养老管理系统应用与维护》《老年健康管理》等课程及实践落实到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中,形成具备本地特色的和可实践性的人才培养体系。

三、关于“开展康养领域合作办学”的建议

教育部门鼓励南京地区养老专业职业院校及相关机构与国外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开展交流合作,联合开展培养面向康养产业的所涉专业师资、从业人员,开放养老服务人员流通渠道,引入先进师资和生源,同时输出优秀人才到国外进修。

2015年起,我市南京建康高级技工学校着眼康养产业,开办了养老护理、康复保健、健康服务与管理等相关专业,该校现有康养类在校学生2000余人,是目前我省康养类专业设置最齐全、办学规模最大的技工院校。该校依托养老护理省级校企联合实训中心,与南京点将台社会福利院、南京祖堂山社会福利院等21家单位开展校企合作,面向区域养老机构年均开展养老护理员培训1500人次。鼓励并指导具备办学条件的学校开设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老年康复、老年保健与管理、健康管理、医学营养等为老年服务专业。为学校提供办学或办专业、招生等优惠政策,从而培养符合老年人生活服务、健康照护、机构养老管理与服务、社区养老管理与服务、家庭养老服务与管理、养老服务质量评估、适老化改造、养老产品销售等岗位需要的优秀毕业生。

四、关于“建立康养职业资格认证体系”的建议

市鉴定中心积极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院校和社会第三方评价机构大力开展养老护理人员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已经遴选南京市养老服务质量指导中心、南京建康高级技工学校2家单位备案成为养老护理员的社会化第三方评价机构,配合市民政局统筹全市养老护理人员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改善养老行业技能人员短缺的情况。历年来开展养老护理员各级技能人才评价近万人,提升了养老技能人员技能结构,改善了以初级为主的现状。

持续推进职业技能比照认定工作。根据江苏省人社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国(境)外职业技能比照认定实施办法的通知》(苏人社规〔20217号),本办法适用于掌握国(境)外职业技能,持有相应国(境)外职业技能证书,且在江苏学习、创业、就业的劳动者。劳动者不受国籍、户籍限制。其中第五条:对应水平评价类职业(工种)的国(境)外职业技能比照认定,由符合条件的企业和技工院校组织实施。对应准入类职业(工种)的国(境)外职业技能比照认定,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组织实施。只要有符合条件的企业或技工院校申请,菲律宾业已成熟的TESDA职业资格认证体系,是可以与我省职业技能等级认证证书体系相对应衔接的。

五、关于“完善康养人才劳务合作制度”的建议

市科技局针对《建议》中提出的解决康养人才短板举措,涉及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相关工作内容,将主动开展相关国家政策宣讲辅导,助力拟聘外单位精准引进康养人才。同时,我们将依据国家外专局相关文件的要求,依法依规做好许可审批工作,与市相关部门联手推进康养人才国际合作。

市商务局联合中国家庭服务业协会,筹办2023南京家政服务周暨中国(南京)家政产业数字高峰论坛,吸引来自全国近千家家政服务机构,科学+智慧化产品呈现中国家政3.0最新模式和成果;积极推动家政服务进社区,开展相应社区活动超18场,积极探索建设“阿姨之家”家政服务数字社区。积极推动家政企业和从业人员入驻家服e平台,当前共入驻家政企业超600家,共有从业人员超7万人。

六、针对“制订康养产业相关规范标准”的建议

市市场监管局将康养服务等作为鼓励制定地方标准的重点领域,支持市民政等行业主管部门,制定发布了《养老机构失智老年人照护服务规范》《养老机构规范化建设导则》等南京市地方标准。同时,积极推动标准化试点建设,点将台社会福利院开展的国家级养老服务标准化试点于2023年通过验收,为机构养老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树立了示范。

七、针对“健全规范康养产业监管体系”的建议

积极探索与相关部门建立养老机构人员入职背景调查制度,推动对已有从业人员的全面筛查和新进人员的入职查询。鼓励探索建立侵害养老机构被看护人强制报告制度、养老行业失信惩戒和守信激励制度。强化对养老机构设立、运行安全方面的监管,对不符合要求的经营者和从业人员展开约谈,查处违规养老机构并妥善安置入住被看护人。

八、针对“鼓励对外输出国内康养品牌”的建议

当前,探索开展中菲康养人才国际合作已具备一定基础,菲律宾碧瑶市为我市友好城市,我们将依托友城资源,加强国际合作,助力引进国际康养人才,助推我市康养服务专业化、规模化、品质化。市外办将配合相关部门,保障外籍康养人才居留和入境办理流程顺畅,为康养人才本地化解决后顾之忧,提供人才便利条件,切实解决在宁外籍人士便利化难题,搭建国际康养人才沟通桥梁,建立联系机制,为解决康养人才短板提供外事保障。

下一步,我们将协同相关部门,结合《建议》要求,持续抓好全市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全市养老服务水平。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我们将全力以赴推进全市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也恳请您和社会各界人士继续关心、支持南京养老工作。

南京市民政局 

2024724

南京市民政局